365官方网站app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365官方网站app > 新闻动态 > 掌握形意拳之精髓,助你进入内功炼气之门

掌握形意拳之精髓,助你进入内功炼气之门

发布日期:2025-03-07 16:42    点击次数:144

图片

形意拳作为三大内家拳之一,以象形取意,动作朴实而为人所熟知,但为人不知的是此类拳法可以快速助人入门内功,炼气,达到外可技击,内可养生,祛病延年。

那么如何通过,形意拳具体的动作和呼吸技巧来激发内在的真气,达到内外合一,实现祛病延年的效果呢?

笔者通过此文,将个人感悟结合内功经验分享出来,与大家交流。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小周天是人体真气感循督脉通过尾闾、命门、夹脊、玉枕三关过头顶,由鹊桥入任脉,而大周天则是在督、任二脉通后,十二经通。

笔者通过多年练武经验认为:大周天的发动,是小周天运行自然的结果,而辅助功法和呼吸导引,可以让入门的关隘,即小周天事半功倍。

形意拳入门功法的劈拳、钻拳组合,已经把内功外法融入其中。劈钻组合在外包括了拧裹钻翻,在内已经借由呼吸合道之法,通达了小周天的运行。

起钻,吸气,小腹鼓起,久日自然气沉丹田,正如老话所讲: “双手举起,气才能放下”,继而接劈拳下落,呼吸鼓出,与之相对,气机上升,是真气随督脉的运化。老话所讲,练劈拳,可以提升人的身体素质,劈抓总要带回来点东西,这点东西,即是真气气机,在外劈钻循环往复,在内真气前后相随,内外合一,谓之混元整劲。

形意拳的劈钻组合,已经将小周天内在包含其中,后续十二形的鹰、熊、龙、虎,更是无一不离此法,此皆因万法出自三体式,劈拳是母拳,如是而已。

图片

形意拳——龙形

图片

图片

初练不用追求腾起多高,落地有声,一步一步,边玩边悟,出腿和手拗步,裹住身子,似小腹怀胎,一步一龙形,脊柱升降,配合呼吸,身体束展,既按摩了五脏,也让自然真气随身体升降。

龙形起时,吸气,丹田气随身体升举,到头顶;落时一击,呼气气降之内劲,真气复故丹田,完成周天循环,故柔练慢练出功如此。

至于化劲,是练身之功,练到胯和脊柱如是,龙形手足拗步,是拧上腰胯,自发刺激胯骨磨如推磨,升降折叠,当为脊柱之巧,久日定有所得,自身体中心,丹田向外发散真气,手足渐热,也是大周天的标志。

图片

形意拳——虎形

图片

图片

形意拳讲龙虎为开,龙代表脊柱,虎代表胯骨,此二处也是化劲的关隘。

如果说龙形把脊柱和胯盘活了,那么虎形就是用看似简单的双劈掌兼顾龙虎之相。

从单劈拳上来看,劈拳也并非单纯的直推或是前抡,练过五行相生拳的朋友会感觉到,形意拳开门是一个劈拳,五行拳结尾是一个横拳,横拳属土,土生劈拳金,回来再玩劈拳,会觉得手上这把“斧子”,不需要费力就可以抡劈,这就是横拳手脚拧胯带来的产物,如果之前的劈拳是单纯的上下劲路,这个时候看似前劈的拳路左右也有了支撑。横拳是拗步,劈拳就不能试试拗步吗?龙形,鹰形,亦是拗步劈拳的变体。

图片

动物世界中,老虎扑食,爪子是软绵绵的,多了份灵活,后臀却筋虬骨壮,形意拳的象形取意来自如此,所以横拳,乃至拗步劈拳,是盘活这后臀里面胯骨这个大转轴,转轴旋开,纤纤玉手依然重于千钧,这时候回到虎形,就很明显体会到虎扑看似双手,其实是一轻一重,一阴一阳,丛林中的饿虎捕食,双爪亦是一前一后,一轻一重,这个轻重,是身形(胯)转出来的。其内功关隘,就不言自明,虎形说白了练的就是屁股,屁股的尾椎,也是督脉的起点,猛虎坐卧出洞,一呼一吸,一个劈抓,依然在转周天,真气随督脉上升后脑,如古籍所言: “督脉为百脉之原,督脉一通,诸脉皆通,即此意也。”

图片

形意拳——鹰形

图片

图片

尚门的鹰熊合演,也是一门经典。鹰形是一个拗步劈拳,单纯扭个步子往下劈,其实也并非全部内涵。鹰在长空掠食,是盘旋下看的,此空中之霸的形象深入人心,故鹰形要有盘旋之态,走着步子可以勤玩玩转身劈拳,这不就带上来拧身和转胯嘛,老鹰捕猎,靠鹰爪撕扯,再形象一点,比如我们吃烧鸡,鸡腿掰不下来,就要抓住腿,拧住外扯,就连筋带骨扯下来,这就是鹰爪的形象,常言的“拧裹钻翻”,其实在此处体现最为明显,裹着身子扑人,裹着手前探,就把筋骨打熬出来了,所以也有老话讲练拳要束展,先把自己捆住,然后在伸展,就最大限度抽筋拔骨,所以形意拳的明劲和暗劲,易筋和易骨往往是同步开始。

鹰形的内功依然回到了最开始周天的升降,如孙禄堂武学录记载“腹内能起肾中之阳气升于脑,即丹书穿夹脊,透三关,而生于泥丸之谓也,在拳中谓之鹰形。”

龙形落地要尽可能舒展,把腿筋,脊柱拉开,鹰形要做小点,在尽可能小的空间把抽筋拔骨和呼吸配合做到位,把上肢筋骨拔起,这也是阴阳配合大周天的体现。

图片

形意拳——熊形

图片

图片

尚氏形意拳创始人尚云祥曾说:“功夫上了后背才能真发力。”熊形的横拳,其实和这个关系不浅。

熊形的束项之能,下面通着夹脊,这部分牵拉这背后一大块经络,也是小周天运行的重要关口。如果说龙虎大形是大开大合的周身畅游,那么鹰熊就是亦步亦趋的抑扬顿挫。老熊出洞,并非横冲直撞,大自然的动物,危险意识已然深入骨髓,故熊出洞,是左探一步伸伸爪子,右探一步小心翼翼。因此熊形步子、出手,无需幅度太大,要往自己身子里面裹住,最大限度刺激到肩胛后背的开合,这时候就可以体会出手不多做,后背百动的舒畅。古拳师说过的后背拉弓射箭在此处表现。

周天功是鹰形上升的补充,熊形的上探,内在是气降丹田,与鹰形气随督脉上升互为补充,形成完整周天路径。此时会觉得招式上的拳脚动作不再重要,根节动势才是关键,所以十二形结尾以鹰熊结束,并非指形意拳仅限十二种动物,天地万物皆可象形取意,这里就是拳有拳意无意的本能境界,也是化劲的心性。这里把前辈的拳论摘录,供参考。

“形意拳熊形者,其性最迟钝,其形最威严,有竖项之力。其物外阴而内阳,在腹内能接阴气下降还于丹田,在拳中即谓熊形,能直颈项之力,又能复纯阴之气,能与鹰形之气相接,上升之而为阳,下降之而为阴也,二形相合演之,谓之鹰熊斗志,亦谓之阴阳相摩。”

图片

监制:柯超

编辑制作:杨雅岚

电话:13477321739

        (同微信)

主办: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

出品:武当杂志社

地址:湖北丹江口市均州老街五号楼

   总第1633期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首页| 365官方网站app介绍 | 产品展示 | 新闻动态 |

Powered by 365官方网站app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